特别声明:本次比赛我们的报名组别与使用功率无关,因为我们是多人单机,为了让大家都可以参与比赛只能选择M/S组别,此次比赛我们使用最高功率100W

本次我们组织了一支5人的小型比赛队伍,分别是我和BH3ECL BH3FGV BI3BN BI3EH。
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同时也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比如:
BI3BN作为团队里年龄较大的一位,利用其丰富的天线和传播知识手搓了本次比赛时用的正V天线和GP天线。
BH3ECL为我们带来了充足的补给:冰水、食物和电池等等。
BH3FGV和BI3EH分别从自己的所在区带着电池、桌椅、水等等物资来到了本次的比赛地点—同时也是POTA点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河滨公园

RIG:FT891
ANT:GP/正V
PWR:100W
我们几人连续值守了17个小时(另外几小时因为电池没电就QRT了),在这里也得感谢BG3BCT提供的一个电池,为我们的比赛创造了更多机会。

我们此次比赛以CW为主要的模式,SSB由于架台地较高的底噪就没怎么吼…….此次比赛中不好的一点是我没有想到SSB的受干扰会这么强,我们几乎都无法抄收到R(RST中的R)值为3的强台,更别提还有不少能听见我们回应的参赛者抄收不清我们的呼号:“BI3EI”…….然后我就听到了“BA2EY”“BI3AI”“BA3ZY”我到现在都去想不通怎么会有人把”E”抄收成”Z”的………
差劲的传播导致对SSB抄收信心慢慢的EH和FGV不得不在比赛现场从0开始学CW,这让他们尝尽苦头但又让他们感觉CW很有意思,这下我把他们两个带进CW的“坑”了。因为SSB条件过于难绷而差点去休息的EH被我用CW挽留了下来,他开始觉得听抄呼号、电脑自动回复这种通联方式很简单而且对于传播要求不像SSB这样严苛。
这是我第二次长时间高强度打比赛,上一次还是在CQ WPX时和BD8BTL BD8ALD BD8BSV在龙泉驿区荆竹林附近野架,但这是我第一次单人值机时CW通联数量超过100!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这下我把正V天线的架设也搞懂了,也许在下次打比赛时就把正V架起来呢!请继续帮我进步吧!
我还是擅长于14MHZ的CW通联因为这不太需要技巧,但在21MHZ我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也许是还没参透清楚21MHZ的传播规律和大家在这个频段上的通联习惯导致适应起来耗费了一些时间,但我们还是在这里拿到了比较满意的成绩的(这只是个开始…),也许再学习学习我会脱离开14MHZ的舒适区向着21MHZ前进。28MHZ我们这次没有调整好天线导致驻波保护了好几次,也就没再接着强求这个频率。7MHZ就完全是我的盲区,只知道在清晨和傍晚会有传播但具体是如何传播的,到底怎么才能打的远打得响恐怕我们五个人没人能说得清。
我这次很长一段时间坚守在14.027.5上进行CW呼叫,但据几个友台回应说完全没有在这个频率听到我,也许是正V天线越距导致的,有不少来自四川、广东和日本的友台给我了”20DB 26WPM CW”的SPOT我对此感到感谢的同时也感到疑惑,这又是一个我需要学习的内容……
总结就到这里,我们下个比赛再见
———————————-
2025/02/09更新
FINAL SCORE

发表回复